新疆曲子戏是蕴藏在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民间口耳相传的一种文化形式,它属于地方曲艺的一种,是由陕西“曲子”、兰州“鼓子”、青海“平弦”以及西北地区民歌、俗曲传入巴里坤后,受巴里坤汉语方言字调的影响,并融合了巴里坤各民族的音乐艺术,逐渐形成的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汉、哈萨克、蒙古等各族群众共创共演的地方戏曲剧种——巴里坤“小曲子”。

认真排练小曲子传承人示范指导戏剧动作
2008年6月巴里坤“小曲子”被确定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哈密市级传承人陈国家展演
为进一步做好巴里坤“小曲子”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巴里坤县每年举行“小曲子”展演,让大家感受“小曲子”的独特魅力,不断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提高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



巴里坤“小曲子”,在传承人的发扬下,得到了原汁原味的传承和发展,逐渐形成了一个具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戏曲剧种。该县现有新疆曲子自乐班16个,约200余人。

巴里坤“小曲子”年龄最小的传承人
巴里坤“小曲子”以其清新悦耳的唱腔、亲切熟悉的乡音,深受各族群众喜爱,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中展现出独特魅力。